哈哈(苦笑)沒照片, 只能說大自然真神奇, 自己就有菌了, 好菌壞菌都有(對人,對植物而言)
環境+心得(怨天尤人啊~):
在大約1.4分地的溫室內發現的, 目前共發現5隻有感染到,
(5隻= =",光徒手陸續解決了幾百隻蟲了),
(可能是5月份感染的也不一定, 但白殭菌應該怕熱吧,
不排除4月份感染,露水重?在5月份才發現, 但今年5月份較4月常下雨濕度較高也是好感染...
本次《清明》後斜紋夜盜蟲才大量發生, 取中間值的感覺,4月中旬到5月中旬感染的?)
溫室內只用性費洛蒙誘引劑(只能抓雄蛾), 和捕蟲燈,
蘇力菌不知哪牌有用, 買到沒路用的, 浪費錢而已...(有浪費錢的經驗)
一堆資材, 都是寫小菜蛾, 甜菜夜蛾, 斜紋夜蛾沒幾家有(敢,能)寫的...
採收期沒在噴藥,苦楝油也是300~500倍亂噴一通,用手抓蟲最快, 但耗時又粉累,發現了又不能不抓,
反正結果就到處都有蟲沒被發現(蟲齡小到大都有), 葉子很多都破洞, 呼吸都怕吸到粉蝨,
啊啊啊~粉蝨不是本篇主角啦, 乾脆拿吸塵器來吸粉蝨算了,
防不住, 整個植保防禦系統已經崩潰了, 溫室就是個病、蟲害培育室啦...
蟲體描述:整隻蟲像塗了立可白修正液的感覺,乾乾的,感覺有點油亮,感染的蟲體都不是很小隻或很肥的樣態,
發現的約0.5公分乘2.5公分~4公分大小的蟲體(發現尺寸的是死亡的大小),
發現的位置都在地表或往上一尺(30公分)上下區域,
更高一點處還未發現過, 大概地表附近偏濕吧, 死了就僵住了, 整隻還僵站在網目上的都有...
玩一玩:趁吃晚飯, 乘一碗熱的米飯放進沒用過的乾淨夾鍊袋,
等明早冷卻後, 把感染的蟲放進去, 約4天後, 有看到蟲周圍的米飯有白色的菌絲, 等7天後把袋子揉一下混合飯和菌, 好像培養14天就能用了, 要裝在襪子把孢子洗出來用...
蟲整隻都是不乾淨的就放進去了(蟲包在衛生紙拿出來的), 到底是不是純白殭菌在繁殖, 沒人知道, 反正一切都是亂七八糟的...
沒有留言 :
張貼留言